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闻道资本
金雪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金雪闻道资本
在2025年上海教育博览会上,长三角各学校全方位展示了“人工智能+教育”的新做法和新成果。此活动也充分体现出上海在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主流价值深度融合方面的探索实践。近年来,AI发展浪潮也在重塑高等教育生态,网络空间已从单纯的教育载体演变为塑造青年认知的“第三课堂”。本质上,网络育人始终面临着两个根本命题:如何让冰冷的代码传递温暖的人文关怀?怎样使虚拟的世界滋养鲜活的生命成长?基于此,智能时代网络育人也呈现出新特点、新思路、新范式。
一是从工具思维到共生思维的认知重塑。党和国家领导人在2025年两会“下团组”时表示:“教育数字化,有些问题要分清楚。教育,不能把最基本的丢掉。”实现技术工具性与教育目的性的统一,需避免陷入数据至上主义,始终以立德树人为价值锚点,把握办学方向不变、铸牢理想信念不变、传承红色基因不变、胸怀天下理念不变。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终极目标,应是借助技术重构人与社会的深层连接闻道资本,而非用算法消解教育的温度与厚度。如2025年初,上海市虹口区发布“数智虹教”云平台,首批上线了100个教育智能体,涵盖专业课程教学、名师数字分身、学科协同育人等多个领域。为师生的教与学搭建起网络桥梁,提供启发式、个性化、及时性的服务,强化人机共生的“人情味”优势,也是对当下“个性化教育规模化开展”的一次有益尝试。如由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第六季全球华语大学生短诗大赛,在原创短诗赛道的基础上新增设AI共创赛道,鼓励同学们以技术为楫,使青年创意在互动结合中遨游,为网络文化增添硬核色彩。
二是从社交网站到学习社区的生态优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渗透,微信、微博、抖音、B站等传统社交平台正经历从信息传播与社交工具向智慧学习社区的生态优化。当网络育人内容被切割成短视频片段,学习停留于“推荐喜欢”的舒适区,算法偏见可能导致学生陷入知识结构固化。党和国家领导人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如何让道理讲得生动,使青年在数字生存中保持主观能动性,真正成长为胸怀“国之大者”且科学运用技术赋能的时代新人,是当下的重点命题。如杨浦区为发挥区域历史文化优势、讲好党的故事、弘扬城市精神而搭建的“老杨树宣讲汇”平台,集结了“七一勋章”获得者黄宝妹、“人民教育家”于漪等模范专家,广泛开展理论宣讲。团队同时在B站开通“杨浦老干部”直播账号,录制发布系列在线课程,老同志化身“up主”,与青年人在网络直播间对话,讲述身边的党史、分享成长故事,为红色宣讲插上“数字双翼”。
三是从单向传输到嵌入交互的叙事升级。智能时代网络育人的核心在于突破传统教育单向灌输模式,构建人机协同视域下主客体深度交互的新型关系。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注重运用新时代伟大变革成功案例,不断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的空间和阵地。”各单位可充分运用AR、VR等技术,还原红色场景、历史人物,让学生在虚拟现实的场域中触摸历史温度。如中共一大纪念馆推出全国首个LBE VR红色文化沉浸式体验项目“数字一大·初心之旅”,实现了对革命文物、核心地标、文献书籍的高精复刻,使公众通过网络小程序,以一种可感可触的方式,掌上“点击”事件、“游历”历史、“对话”先辈。如金山区融媒体中心利用AIGC技术创作的短片《金山古韵 旷海铎声》,追溯还原当地6000余年历史流脉,网友在观看视频时,仿佛置身其间,感受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蓬勃的崭新发展。这些优秀网络作品的叙事方式转变,既呼应了教育数字化的实践要求,又唤醒了大众赓续中华文明基因的文化自觉。
四是从数据堆砌到精准育人的价值回归。党和国家领导人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智能时代,网络育人不能仅仅满足于数据的收集与堆砌,而应聚焦于如何利用这些数据实现精准育人。如上海商学院推出的AI辅导员,实现了7×24小时全场域、全时段在线,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信息咨询、课业问答等服务,还包含心灵驿站、生涯规划、情感互动等板块。通过智能情绪识别,实时捕捉学生在留言中的情绪波动,当检测到焦虑、低落等负面情绪时,会自动优先推送心理疏导文章、减压音频,并同步提醒线下辅导员介入关注,构建起“智能预警+人工跟进”的双重关怀机制。辅导员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释放更多精力深耕现实的“面对面”育人。实践表明,借助AI对学生的学习轨迹、生活需求、思想动态等数据进行深入分析,能够更好地把握学生的成长规律,从而提供“精准滴灌”的教育服务,让科技赋能下的网络育人之路愈发宽广,更具实效性和感染力。
智能时代的网络育人,实质上是技术革命与教育变革的深层对话。AI能撰写文稿却无法培育信仰、虚拟现实可模拟场景却不能替代实践,由此,教育的根本使命愈发清晰:在数字技术与人文精神的交响中培育现实的人。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闻道资本,AI将更加深度地嵌入网络育人的各个环节,构建更加完善、高效、人性化的网络育人新生态,为培养适应数字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
天宇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